建築業也有名牌現象,世界各國都想擁有知名建築師的作品來提高城市及國家的能見度;杜拜,北京,上海,正循著紐約,倫敦,巴黎曾走過的路努力追趕,試圖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站上國際舞台.
當然在澳洲的各大城市也能看到這種發展的軌跡,而雪梨歌劇院絕對是最為成功的一個例子,這座建築物自完工後便成為雪梨城市景觀的焦點,世上絕大部份的人都認得這潔白美麗的船帆型建築,它不但代表了雪梨,甚至代表了澳洲;歌劇院的原設計師--丹麥籍的Jorn Utzon也在2003年得到了遲來的普立茲克獎.

其他的普立茲克大師們在雪梨也留下不少傑作,像是1998年的得主--義大利知名建築師Renzo Piano所設計的Aurora Plaza.

當然還有超級巨星--1999年得主英國的Norman Foster的福斯特事務所所設計的Deutsche Bank Place.

或許是雪梨的藍天白雲和帆影點點的港灣美景影響了建築師,這些建築與地形和景觀都格外的融合,線條特別簡潔俐落具有現代感,外觀大量採用玻璃,金屬或是像歌劇院的白色磁磚等明亮材質,將雪梨映照的更加燦爛耀眼,也讓這些舶來品看起來很澳洲.

除此之外,當地建築師也有不少好作品,像這棟由Denton Corker Marshall(DCM)所設計,54層樓的Governor Philip Tower,一樓規劃為雪梨城市博物館,更酷的是在大樓之下還巧妙的保留了基地上原有的一排連棟街屋.




由此可見,除了現代高科技風,澳洲對新舊融合建築也是情有獨鍾,另一個例子是利用長排的碼頭倉庫所改建的雪梨Blue Hotel(前身為W Hotel).


雪梨市立圖書館則是由海關大樓變身而來,保留古典外觀但內部空間新穎而明亮,頂樓還成為深受當地人喜愛的時尚餐廳呢!



The Westin Sydney將新建飯店大樓和前方舊郵政總局大樓以挑高的中庭結合,創造出古典又氣派的空間.



沒有不可能,充滿冒險與實驗性格,是澳洲當代建築給我的感覺,近年來澳洲建築便是帶著這樣的精神,不斷給世人製造驚奇,北京奧運游泳中心--水立方,杜拜棕櫚島…,這些創意皆是來自於澳洲的建築團隊.
2002年首次有澳洲建築師得到普立茲克獎的肯定,也意味著當代澳洲建築已經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了.